黃綺琳 2012 年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取得藝術碩士,畢業作品《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》(2012) 入選東京同志影展,而短片《落踏》(2013) 則獲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最佳劇本( 公開組)。其後以《金都》(2019,第88-89 頁)獲選創意香港的第四屆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」,影片亦為她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。她於2021 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(電影)。


金都

 

Q1.《金都》從籌備到上映,現在已隔了一段日子,可以分享一下現在的想法嗎?這部電影製作上的難處在哪?

《金都》的預算比較低,所以從第一天構思、賣橋,到最後發行宣傳也要自己跟足。這次經驗很好,可以學到一部電影每個部份。我想因為低成本,所以過程之中比較多有趣、「山寨」的事情會發生。像一開始跟監製談意念,他覺得還未準備好,可是我和副導演就覺得準備好,就要大家一起說服監製。過程之中會很熱血,大家在片場拍完一個good take 會拍手,其實是在鼓勵我。可能因為我是第一次做導演,不是那麼有信心,整件事情「山寨」之餘有點學生作品的感覺。例如有天下起雨來,可是我們必須拍,沒法改期或取消。後來沒有下雨,我們要裝作下雨去連戲,但不會有錢租水車,就到花墟買了兩個很大的水壺,讓副導演、道具師傅裝作下雨,追着旅遊巴士向窗灑水。這都因為低成本而引發,幾難忘幾有趣的過程。

 

Q2. 既然那麼低成本,監製有沒有把預算看得很緊?

他們覺得因為成本低,所以不能出錯。拍每場戲之前要我講一次,打算怎樣拍、鏡頭是怎樣,他們在前期看得比較緊。

製片很聰明,預留了三組戲的錢沒跟我說,一直跟我說只有十五組,其實有十八組,於是就有三組空間緩衝。大家先看初剪,監製給了我一些意見,部份是重拍,部份是加上去,看完初剪才寫的。

 

Q3. 你現在籌備第二部作品,是否有考慮其他資助?

如無意外,第二部應該是創意香港的「薪火相傳計劃」,張婉婷、羅啟銳監製,我跟另一位新導演黃鐦合導。現在還在寫劇本,可能年底開拍。這次資金會多一點,九百萬,差不多是《金都》的三倍。應該會充裕一點,故事題材空間也大一點,可以多點東西玩。

 

Q4. 如果沒有這些計劃,你能否想像怎樣去找投資者?

沒有這些計劃也能找到投資者的,但一定辛苦很多,辛苦在要跟電影公司、投資者有很多妥協和磨合。也有其他新導演,收到三百萬拍一部低成本、容易賺錢的題材,如鬼片、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。這也有可能,但相對沒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」那麼大自由度。

 

Q5. 從《金都》到「薪火相傳計劃」,幾位上一輩的導演也有給予幫助,他們怎樣協助你完成電影?

我自己所經歷的氣氛,上一輩其實非常積極想幫新導演。不論是劇本階段,抑或之後的剪接階段,其實很多前輩很積極主動地幫助、給予意見。我想他們都很想新導演成功,很想有接班人。我覺得這是幾難得的,整個氣氛都好像幾團結。

 

Q6. 近年冒起了很多新導演,大家面對最大的困難、挑戰是什麼?

最難是第一部電影之後,如果導演還想創作,那第二、三部電影面對香港市場時,整體未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去維繫電影營銷。香港票房比較好的,如《淪落人》有接近二千萬。可是如果成本超過六百萬或八百萬,拆賬之後未必真的做到收支平衡。現在的趨勢是不斷壓低成本,像我之前所說,三百萬就要拍成一部電影。另一個趨勢是,如果本地市場不行的話,就要開發香港以外的。但面對的問題是,一些很本地的題材,其他國家、城市未必很感興趣。我覺得挑戰在於,怎樣令自己在沒有政府資助之下,以商業模式去操作─這可能是很多新導演拍完第一部電影之後要面對的問題。

 

Q7. 如果沒有政府資助,你覺得這些新導演有什麼辦法?

我有兩個方向,可以試試獨立電影化。我也有個計劃,跟新導演做些一、二百萬、自己出錢的項目,以一個很獨立、很學生的方法拍,這是其中一個方法去壓低成本。另一個方法是嘗試找香港以外的資源,像我現在都在建立台灣的人脈,看看有沒有辦法做到香港台灣合拍。台灣暫時也有興趣做合拍,但困難在他們會想起用台灣人熟悉的香港演員,香港方面也會想有一些香港人熟悉的台灣演員。這方面大家的口味未必那麼一致,也是要兼顧的問題。如果《金都》是一個要還錢的項目,那就很麻煩了。幸好政府這個計劃不用還錢,不然我就欠債纍纍。

 

Q8. 現在有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」、「薪火相傳計劃」,政府還有什麼可以做?電影公司又有什麼可以做?

之前有個想法,現在不肯定是否仍然有效。之前想過政府資助香港的戲票,如你去看《復仇者聯盟》要付一百二十元,去看《金都》只需三十元。我不知道這個差額是否有吸引力,不知道這是否有效,因為疫情問題,很多戲院票減了,但未必在成效反映到多了人看電影。可能除了製作方面的支持,是否在發行方面也能做到一些調整。

 

Q9. 你在台灣已經一段日子,你覺得那邊幫助新導演的情況有什麼不同?

我覺得他們沒有特別針對幫助新導演,他們整個資助制度好像完善一點,如他們有劇本開發,不論老中青導演都會想去申請。他們做了很多年,所以有個氣氛,他們一路也知道有這些補助可以申請,就會行之有效地每年都有新的提案。